政治思想史杂志社
分享到:

政治思想史杂志

《政治思想史》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0年,公开发行的季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教改论谈、教法与学法、命题研究、能力培养、资料荟萃、英语角等。
  • 主管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4-8662
  • 国内刊号:12-1419/D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10
  • 发行周期:季刊
  • 期刊开本:A5
  • 复合影响因子:0.4
  • 综合影响因子:0.382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政治思想史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政治思想史杂志中国政治思想

天人之际的治道:广川董子“天人三策”义疏

摘要:《汉书·董仲舒传》所录“天人三策”,是广川董子与汉武帝为此后两千年创制立法之对话,为孔子之后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与政治文献,也深刻显示了儒者通过理论思考参与改制立法之进路。董子具有政治科学、宪法科学之思维模式,超越了政治浪漫主义,显示了政治成熟之心智。他发展了天道治理观,立足于当时政治现实,承认皇帝之地位,但通过设计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制度,分散、约束乃至控制皇权,最终实现“行道于天下”之目的。
1-33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及其政治含义再解读

摘要: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具有深刻而独特的宗教含义和丰富的政治意涵。对董仲舒而言,上天主要是一种以神谴的方式所显现出的令人敬畏的力量。正是基于这一对天的神秘信仰,他推论出了一系列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政治命题,如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应法天而治,以及上天会降灾异以警示、谴告君王的政治过失等。由于董仲舒开启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独特的政治理念,即政治之为政治,应是指对圣人孔子、儒家经典和超越者(天)所作的一种积极应答,因此,他可以说是一位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气和政治思维发生根本转向因而具有分水岭或里程碑意义的政治思想家。
34-56
政治思想史杂志法国政治思想

托克维尔的公共慈善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的转型

摘要:托克维尔对公共慈善(福利国家政策的前身)的探讨起源于他对现代社会贫困问题的关注。他对于公共慈善有着一种变动的观点:最初,他对公共慈善持批判态度;然后对其表现出了有限的肯定;最后表现出了对于公共慈善的积极肯定,这种肯定是对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重大突破。托克维尔在公共慈善上的态度转换反映了古典自由主义者对于福利国家政策的游移态度,从这种态度上可以发现托克维尔在近现代自由主义思想转型中的先驱地位,折射出近代自由主义的思想转型过程。
57-66

涂尔干的国家学说

摘要:涂尔干不但扬弃了功利个人主义,而且抵制暴力论,在社会分工论的基础上,从历史的维度建构了国家起源论述。涂尔干所论国家的内容随社会分工以后各部分团结的需要而定,故国家作为一个道德共同体,不仅是社会的最高权威所在,而且是社会反思的机构。为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开出一条同步发展之路,涂尔干希望国家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沟通,并以职业团体作为中介实现国家与个人的持续交流,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民主。
67-84

法国当代左翼思想变迁述略

摘要: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普遍左倾,追随苏式共产主义一度成为风尚。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潮转向,不少左翼知识分子转而批判苏式“极权主义”。1968年“五月风暴”促成左翼思想时兴,但至70年代末,伴随着极左革命理想的幻灭,法国思想界对“极权主义”的挞伐也达于顶峰。至90年代,法国已由昔日“欧洲左派之都”变为“保守之都”。本文以法国左翼思想变迁为主线,对二战后至20世纪末法国思想界的图景作简要勾勒,并借此窥探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性格”。
85-99

自由、依附与公意

摘要: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free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
131-156

启蒙运动、民族一国家与现代性最初的弑父

摘要:对于批评者们所称的“启蒙运动方案”,无论他们之间的差异有多么显著,却都特征鲜明地以这种或其他方式赞同两个根本的看法。他们相信,一方面,在用教条的理性取代教条的信仰上,启蒙运动爱上了它所弑之物,并且把现代性的世俗世界安置在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模具中。这个模具只不过是把基督教里外翻转了过来,从而服务于另外一种绝对主义的原则。他们设想,启蒙运动使科学成为了人类的新宗教,
157-177
政治思想史杂志印度政治思想

“精神的力量”:论甘地非暴力反抗运动的理论基础

摘要:印度圣雄甘地成功地将非暴力由个人信仰提升为一种可行的社会政治变革方式。其哲学基础在于坚持“精神的力量”的理论,以人类的精神力量取代物化的或暴力的力量,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基础。其要旨在于通过提升抗争者的道德品质和对非暴力信仰的恪守,既反抗“非真”(或不正义),又坚持不伤害、攻击对手,从而通过受苦、纯洁、友善等美德,呼唤群体共同感,激发各方良知,感化对手,最终实现正义。
178-191
政治思想史杂志书评与书讯

政治思想史中文新书概览(2012年5月-2012年7月)

摘要:早年服膺于救国救民的殷海光,去台后开始批评“五四”前辈们的思想学术肤浅不力。当时林毓生先生初出国门,与殷海光先生隔海问学,信中对五四一代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颇多臧否之词:“自五四以来像他这种只会‘眼到、手到、脚到’,内心深处平淡的像一杯白开水的人,怎么会领袖群伦数十年?傅孟真以霸才闻,又怎么会居然被他罩住一辈子?”
192-195

ABSTRACTS

197-199